在當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社會變革創新的腳步從未間斷,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物流業發展也需要創新動力進階新的層級。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共享經濟等新力量,正悄然改變著行業,并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新動能主題的由來當下,我國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同時也處在新功能促使形成,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
從宏觀經濟發展的全局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增長動能潛力,特別是在高新技術方面、新商業模式方面、新需求方面,都存在多重發展潛力,迫切需要我們在改進的全局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進,深化開 放、鼓勵創新,破除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激發全社會的發展和增加新動能,為國民經濟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同時也提供更加持續穩定增長的新動能,來創造一些好的發展環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物流產業的發展也處于一個關鍵的轉換階段。我國物流業經過近40年的高速發展之后,正處于速度調整和結構轉換的關鍵階段,同時出現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發展新趨勢和新動能。如何更加好地激發物流業發展的,培育、激發和壯大發展的新動能,是物流業應當高度關注的問題。
多重新動能助力物流業。從研究角度講,當前我國物流業存在多重新動能的來源。我國物流業在追趕型增長方面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物流業在過去40年有了較快發展,但是從結構、發展效率上仍然與發達 的物流業具有相當差距。
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邁進的過程中,物流業的高速增長和促使提升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非常重要的趨勢和挑戰。目前,我國物流業的占比是百分之18,與發達 在中等收入階段的水平來講基本接近,但是與目前高收入水平的 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特別是在物流內部結構上,我國存在停留以交通運輸為主的傳統結構,而更多依靠好的服務,更加細膩細分的行業為為主的新產業結構尚未形成。
從效率提升和效率追趕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更為巨大,過去40年我國經濟運行效率迅速提升,與發達 的距離不斷縮短。例如,目前我國與美國的經濟效率的差距仍然相差將近2倍,但和2000年時相差6倍來說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而且這種效率的提升很多是來自于包括交通運輸在內的物流業。
顯然,物流業在過去的近20年里,效率已經從過去相差15倍追趕到目前的3.5倍,所以可以看到交通運輸、物流等行業的效率提升對于整個 經濟效率提升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效率的提升與我們人力資本、人力資源的不斷提高是密切相關的。目前,我國的勞動力人口和新增勞動力受教育水平已經超過2011年和2013年,也就是說在我國整個經濟體量中有2億多人口都接受過高等教育。
在人力資源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運用高素質人力資源,不斷投入新的創新要素,包括知識、信息、大數據來提升物流業效益,提升經濟運行效率,應該說這個前景是可期的,這是物流業新動能產生重要和基礎的來源。
我國物流業在前沿拓展新動能的形成方面 具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或者說這樣的動能更加強勁。在全球新一輪技術背景下,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高速鐵路、航 空航 天技術、智能交通為代表的新一代交通技術;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能源技術正在改變著全球乃至我國經濟的運行格局、聯接格局,也改變著全球和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運用正催生出大量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新需求、新行業、新模式、新資本,這些都為物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發展動力。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信息技術、高鐵技術、能源技術都在改變著全球的連通性和供應鏈的發展格局,也會使得我國在長期以追趕為核心的發展模式中實現轉變,實現與發達 在這些領域中的一個“并跑”乃至“領 跑”。
近幾年,我國的物流業因為運用了現代技術,特別是自主研發方面,包括高鐵、智能交通以及互聯網的運用,正逐漸涌現出一批在全國非常知名的明星企業乃至一些在全球的企業。這對于我國物流業實現創新發展具有較大影響,所以這種創新或者前沿領 跑型的新動能對于我國來說更為強勁。
在國內市場高度一體和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將為物流業帶來空間造的新動能。特別是關于全球化,盡管當前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的思 潮,但是全球化的發展格局并未停止,而且在促使向前跑。特別是全球化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從過去的以制造業為主的全球化轉向服務業,從生產為主轉向了全球消費市場的一體。同時,發展中 正在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和主要參與者。過去我國主要是被動的參與者,但現在大多數發展中 ,特別是我國正在成為全球化主要或者主動的參與者。